
西藏精神领袖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于今天( 4 月 2 日)在印度北部达兰萨拉的大乘法苑,出席了由大吉岭的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寺院竹僧伽曲林寺和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竹阿弥陀佛寺共同举办的长寿法会并发表慈悲开示。
当尊者乘坐高尔夫球车抵达寝宫大门时,法会主办团体的代表大吉岭的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寺院竹僧伽曲林寺的图瑟仁波切等高僧大德手持藏香和哈达在僧众吹奏的法号声中,迎接尊者前往大乘法苑的主殿。当高尔夫球车驶入大乘法苑的庭院时,过道两旁站满了来自竹僧伽曲林寺和阿弥陀佛寺的僧尼和僧俗信众手持哈达、鲜花和藏香迎接尊者莅临。
随后,达赖喇嘛尊者在随侍的陪同下步入电梯,然后绕行大乘法苑前往主殿。尊者的脸上充满喜悦频频向民众挥手致意。在尊者步入大乘法苑的主殿并登上宝座,向与会各方信众合掌致意,而主法的金刚上师图瑟仁波切献上一条哈达以示欢迎。
与此同时,300 多名参加长寿法会的大吉岭竹僧伽曲林寺和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竹阿弥陀佛寺的僧尼,则念诵无量寿佛心咒语和达赖喇嘛尊者长寿祈愿文。
法会以无量寿佛法长寿仪轨为基础为尊者的长久住世祈祷。在参加法会的 5000 多名僧俗信众中 ,竹巴噶举派的僧尼人数超过 300 多名。此外,藏传佛教宁玛派高僧楚西仁波切、上密院前任堪布、色觉堪布、扎西伦布寺堪布和哲蚌洛色林寺前任堪布,以及第十七届西藏人民议会议长堪布索朗丹培、副议长卓玛次仁及部分议员,藏人行政中央司政边巴次仁、各部门部长和秘书长等出席了法会。
在法会开始时,诵经师带领现场僧众念诵《三续祈愿文》和《达赖喇嘛尊者长寿祈请文》,与此同时长寿法会的主办团队向达赖喇嘛尊者和僧俗,信众们供应了酥油茶和烧饼。

随后,图瑟仁波切、祖古桑杰多杰和嘉拉瓦仁波切向达赖喇嘛尊者供奉了曼扎曼。 其次供养象征诸佛的身、语、意的供品;其中包括宝瓶、五圣相、长寿甘露丸、七王徽记、八吉祥符、 八吉祥物等。 与此同时,来自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的僧尼则手捧供品依次从尊者的法座前经过。
法会在与会僧俗信众诵念达赖喇嘛尊者撰写的祈愿佛法兴盛的经文中结束,随后,达赖喇嘛尊者向与会僧俗信众发表讲话。
尊者首先表示:“ 在场竹巴噶举的各位,今天你们为我举办长寿法会。虽无特别理由,我的内心却充满法喜;你们在此虔诚专注发愿,令我深受感动。无论过往历史如何,在当下,我深切感受到你们对我的坚定信心,同时,我也视竹巴噶举的你们为弘扬教法的重要支柱之一,心生强烈喜悦。
弘扬教法不仅仅是改善建设等外在条件,更在于自身对三学的修行与掌握。唯有如此,教法才能真正兴盛。教法的兴盛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富足,而是来自于每个人自身的教证功德与内在把握。自幼以来,我便在具恩师长座前学习般若、中观、量学,并对其中义理颇有体悟。每日清晨苏醒之时,我会思惟菩提心与空正见,这对于培养内心的宁静、安详与舒适感极为重要。
关键在于,你们应当精勤闻思教义,并让自己的心相应其义,方能获得内在的舒适。我是这么度过此生的。在座的法友们,请努力实践佛法三学,最好于晨起之时思惟菩提心与空正见,这有助于内心的平静。不应仅仅依靠法会来消除自身障碍,只要于相续上,稳固建立三学,此果——心的宁静——会使你们在面对困难时,不仅不会沮丧,反而能在不失幸福感的前提下勇敢迎对。”

达赖喇嘛尊者进一步表示:“请思惟导师世尊、南瞻二部六庄严等大德的恩惠,让内心充满欢喜与自信。我们都是佛世尊的弟子,并承蒙印度那烂陀诸多学者的巨作加持,开拓我们的多元化思考,不受单一角度的限制,更不用固执己见。如《入中论》与《释量论》等皆是极为重要的典籍,相较之下,《俱舍论》、律学的内容未必显得如此博大精深;若世亲论师仍在世,或许能请益,也不知论师会如何回覆。
《入中论》与《释量论》等杰出巨作的内容深远,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自幼以来,我要默背《入中论》与《释量论》,这份学习的累积,如今已然成为我内心的珍宝,这不仅对我,就连教授他人时,其益极大。
当今科学迅速发展,心理学备受关注,令人惊讶的是,现代心理学竟与我们佛教典籍的内容不谋而合,息息相关。许多心理学家虽无宗教信仰,却对佛教典籍中的心理学深感兴趣,甚至极为喜爱。许多关注佛教心理学的无宗教信仰的科学家,来到我这里表示,佛教心理学的诠释非常务实,对于建立内心的宁静极具助益,所以特别感兴趣。”
尊者还表示:“我们身穿袈裟,是佛世尊的弟子,应当做到表里如一,应当深入学习佛教心理学,从而调伏自心,使内心得以平静。如同佛陀住世时,四众子弟安详地侍奉其侧,举止得体,言行合宜。我们身穿袈裟,口述三藏内义,务必使自身具备佛弟子的特征,内外一致,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获益。从教法的整体利益而言,旁人亦会赞叹:「这些比丘确实是佛弟子,与众不同!」在场的各位要努力修学,让群众拥有这般的正面印象。
我是一名追随佛陀的比丘,每日晨起便思惟菩提心与空正见,这使我的内心得以安稳与宁静。你们身披袈裟、讲述三藏,务必让自己具足佛弟子的真正标准。当今世上,拥有佛教信仰的人数或许不多,但佛教心理学确实值得深入关注,这并非关乎前世与来世,而是单纯为了当下的安乐与内心的宁静,这一点已经得到许多人的赞叹与认可。许多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家来见我,请益关于内在宁静的方法。”
达赖喇嘛尊者最后表示:“最后,你们所有人应从自身的修行开始,在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后,再向他人讲授,方能真正利益教法。以上,感谢大家。
感谢竹巴噶举为我举办长寿法会!我们彼此之间的三昧耶与信心坚定不移,我亦以诚挚之心相待。我们共同诚心发愿的缘故,其善报定能于现世显现。感谢大家!”



编译/责编:蒋扬
来源:达赖喇嘛尊者官网
《西藏之页》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